欢迎访问厚学诗词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集锦

关于写家书的诗句

作者:admin来源:厚学诗词网发表于:2020-03-17 16:36:20阅读:93

渔家傲 寄仲高


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注释】:
陆升之,字仲高,山阴人,与陆游同曾祖,比陆游大十二岁,有“词翰俱妙”的才名,和陆游感情好。陆游十六岁时赴临安应试,他正好与陆游同行。绍兴二十年(1150),陆升之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阿附秦桧,以告发秦桧政敌李光作私史事(升之为李光侄婿),擢大宗正丞 。据韦居安《梅磵诗话》记载,陆游有《 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诗以讽之,诗云:“兄去游东阁,才堪直北扉。莫忧持晚,姑记乞身归。道义无今古 ,功名有是非 。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 。”指责他的行为有背于道义 ,要取得功名富贵,就不应不择手段,以致为舆论所非议,因此陆游劝他及早抽身。仲高见到陆游的诗就很不高兴。其后陆游入朝,仲高亦照抄此诗送行,只改“兄”字为“弟”字。两人的思想分岐,是因对秦桧态度不同而起。绍兴二十五年秦桧死后,其党羽遭受贬逐,仲高因此也远徙雷州达七年 。孝宗隆兴元年(1163),陆游罢枢密院编修官,还家待缺 ,而仲高自已雷州贬归山阴。是时两人相遇,对床夜话。由于时间的推移和情势的改变,彼此之间的隔阂也已消除。陆游应仲高之请作《复斋记 》,历述其生平出处本末,提到擢升大宗正丞那一段 ,说在他人可以称得上是个美差,仲高升,任此职却是不幸。在大节上,陆游仍不苟且,但口气却委婉多了;还称道仲高经此波折 ,能“落其浮华,以返本根”,要向仲高学习 。陆游入蜀后,乾道八年在阆中曾收到仲高写给他的信,有诗记其事。据《山阴陆氏族谱 》,仲高死于淳熙元年(1174)六月,次年春陆游在成都始得讯,遂作《闻仲高从兄讣》诗。这一首《寄仲高》的词,当是淳熙二年以前在蜀所作,只述兄递久别之情,不再提及往事,已感无须再说了。
上片起二句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蜀中与故乡山阴距离之远,为后文写思家和思念仲高之情发端。“写得家书空满纸”和“流清泪”二句,是为着写思家之情的深切 。“ 空满纸”,情难尽;“流清泪”,情难抑,作者的伤感,深深地感染着读者。作者道不尽的酸楚,岂是“家书”能表述清楚的 。“书回已是明年事”句,紧接写信的事,自叹徒劳;又呼应起二句,更加伤感。一封家信的回复,竟要等待到来年,这种情境极为难堪,而表达却极新颖。
前人诗词,少见这样写。这一句是全词意境最佳的创新之句。这种句,不可多得,也不能强求,须从实境实感中自然得来。陆游心境如此,感触自心中油然而发,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下片起二句,从思家转到思念仲高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巧妙地借“寄语”流水来表达怀人之情 。红桥,在山阴县西七里迎恩门外,当是两人共出入之地,词由桥写到水,又由水引出扁舟;事实上是倒过来想乘扁舟沿流水而到红桥。词题是寄仲高,不是怀仲高,故不专写怀念仲高专写怀念高,只这二句,而“兄弟”一呼,已是情义满溢了。
况寄言只凭设想,相寻了无定期,用笔不多,而酸楚之情却更深一层了 。陆游离开南郑宣抚使司幕府后,经三泉、益昌、剑门、武连、绵州、罗江、广汉等地至成都;又以成都为中心,辗转往来于蜀州、嘉州、荣州等地在奔波中年华渐逝,已年届五十,故接下去有“行遍天涯真老矣”之句。这一句从归乡未得,转到万里飘泊、年华老大之慨。再接下去二句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典故用自杜牧《题禅院》诗:“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 ,茶烟轻飏落花风。”陆游早年即以经济自负,又以纵饮自豪,同于杜牧 ;如今老大无成,几丝白发,坐对茶烟,也同于杜牧。身世之感相同,自然容易引起共鸣,信手拈用其诗,如同已出,不见用典的痕迹。
这三句,是向仲高告诉自己的生活现状 ,看似消沉,实际则不然。因为对消沉而有感慨,便是不安于消沉、不甘于消沉的一种表现。
这首词从寄语亲人表达思乡、怀人及自身作客飘零的情状,语有新意,情亦缠绵,在陆游的词中是笔调较为凄婉之作。它的结尾看似有些消沉,而实际并不消沉,化愤激不平与热烈为闲适与凄婉,又是陆诗与陆词的常见意境。

送楚丘麹少府赴官


岑参

青袍美少年,黄绶一神仙。微子城东面,梁王苑北边。
桃花色似马,榆荚小于钱。单父闻相近,家书早为传。


估客行(二首)


张宪

割裳作家书,刺指题日月。
不知何时到,但记今朝发。


渡江


司空图

秋江共僧渡,乡泪滴船回。一夜吴船梦,家书立马开。


送封州方法曹


刘克庄

地远无迎吏,州城若个边。
宁甘茅屋粥,勿饮石门泉。
旋橐挑诗卷,家书托客船。
安知二千石,不荐议曹贤。


哀仲妹


刘克庄

壶范班班在里闾,始知列女传非虚。
室无遗桂空花妄,溪有新茔宰树疏。
弟忆雪中联汝句,兄行雷岸寄家书。
自怜戴白龙钟叟,犹向原头驾素车。


得三七侄书说湖山佳趣因以书中语成四韵


吴芾

今日家书到,从头说故丘。
园林增茂密,池馆愈清幽。
嫩竹已千个,新莲仅万头。
欲归归未得,长是梦中游。


东游留别李丛秀才


许浑

烦君沽酒强登楼,罢唱离歌说远游。文字岂劳诸子重,
风尘多幸故人忧。数程山路长侵夜,千里家书动隔秋。
起凭栏干各垂泪,又驱羸马向东州。


怀阮亭


陈维崧

隋帝宫门,杨柳岸、春浓花涨。
曾密报、杜家书记,平安无恙。
相赏每多松石意,此情原在钱刀上。
记红桥风月六年游,皆君饷。
瓜果宴,离旌漾;神智寺,骊歌唱。
任吴霜鬓里,渐为君酿。
谩说休文围带减,吾年四十还须杖。
夜阑时梦汝帽檐斜,论诗状。


高德成访予义宁留久之告归赋两长韵


曾丰

经史百家书挂眼,唐虞三代事蟠胸。
不孤父祖余良贵,犹累妻儿一素封。
贤者大凡先锄{左金右吾},贵人强半晚遭逢。
况余先庆未曾报,天意初违后必从。


客鄞江


丘静山

山寒无美色,风物更凄凉。
天地忽岁穷,弟兄皆异乡。
酒醒衣絮薄,月死夜更长。
闻有家书□,敲门唤隔房。


喜子及第


张师锡

御榜今朝至,见名心始安。
尔能俱中第,吾遂可休官。
贺客留连饮,家书反覆看。
世科谁不继,得慰二亲难。


用韵答王子苍


李流谦

圣道灰秦燎,残编出汉初。
混茫千古意,破碎百家书。
中镝无多语,操戈亦太疎。
升堂得玄解,伴子带经锄。


得孙以诗邀立夫兄次明丈作看客


王灼

我生苦不谐,所向如登天。
老眼始见孙,便觉了世缘。
一阳谨初度,剥极宜复旋。
神气已秀发,玉虹照晴川。
家书或有托,似能守青编。
免翁费十牛,令渠受一廛。
使君与别驾,同是峨眉仙。
肯来摩其顶,飞盖相联翩。
丘也亲抱送,已输徐氏先。
游夏实高弟,庶几文学传。


题高尚书九江暑雨图


九皋声公

尚书画山山巃嵸,九江秀色开森茸。
况当五月暑雨交,云气滃勃川光动。
五峰削出青如莲,绿树仿佛闻零猿。
犹瞻谢朓青山宅,不见米家书画船。
何人出门面山立,头上乌纱翠痕湿。
谁唤山东李谪仙,来观瀑布三千尺。
于今戈戟乱如麻,使我披图一永嗟。
欲买沃洲归共隐,江山如此属谁家?


已亥杂诗 288


龚自珍

倘作家书寄哲儿,淮阴重话七年情。
门前报有关山客,来听西斋夜雨声。

时经阁兄绣山方游京师。<淮阴鸿爪图>,绣山、经阁所合作也

沁园春 谢王巨川侍郎,以澹游所书扇见惠


张之翰

四海黄花,文采风流,于今尚存。直澹翁诗句,大羹玄酒,名家书法,流水行云。泗上青山,枫林丹叶,书破晴空月一轮。余尝见,把君髯摇动,特地精神。谢君雅意殷勤。便付与同僚更可人。爱紫筠真节,柄才到手,轻罗缟面,影不离身。纵使当年,石城风起,不怕庚公千丈尘。难忘处,正午天如火,凉满衣巾。


得陈元履家书六言四首


岳珂

病骨经秋易怯,人情比日多疎。
惊起打门军将,传来置驿家书。


寄家书作


徐照

屋头桑叶大如钱,知是吴蚕第一眠。
远水忽来潇岸没,家书却寄道州船。


登万岁楼


孟浩然

万岁楼头望故乡,独令乡思更茫茫。
天寒雁度堪垂泪,日落猿啼欲断肠。
曲引古堤临冻浦,斜分远岸近枯杨。
今朝偶见同袍友,却喜家书寄八行。


猜你喜欢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集锦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Copyright © 2012-2022 厚学诗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