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厚学诗词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集锦

关于单车的诗句

作者:admin来源:厚学诗词网发表于:2020-03-05 23:11:15阅读:160

席上再送


苏辙

人言虎头痴,勇作河朔游。
黄河六七月,不辨马与牛。
单车径北渡,横身障西流。
虎头亦不痴,志在万户侯。
徜徉历三边,归借坐上筹。
腰垂黄金印,不受白发羞。
此计虽落落,但问有志不。
临岐且一醉,行役方未休。


送张学士赴西川


徐铉

右蜀分忧辍近臣,翩翩旄节下青冥。
单车唯载文机石,夙驾长先使者星。
已有清风驰栈道,犹酣别酒过长亭。
佗年报政徵黄入,留取文翁旧典刑。


颂鲁


苏拯

天推鲁仲尼,周游布典坟。
游遍七十国,不令遇一君。
一国如一遇,单车不转轮。
良由至化力,为国不为身。
礼乐行未足,邅回厄于陈。
礼乐今有馀,衮旒当圣人。
伤哉绝粮议,千载误云云。


过楚怀王庙


刘子翚

割据销残运,并吞息战尘。
遗民犹悯楚,三户欲亡秦。
念昔怀王立,潜图霸业新。
降颜欣接士,薄伐屡窥邻。
慷慨心何壮,囏难势未伸。
干戈怜暴骨,玉帛更和亲。
末路人多诈,轻谋祸及身。
单车行凛栗,伏甲变逡巡。
鹿走章台下,龙沉渭水滨。
素棺归惨淡,故老恨酸辛。
岁月今何在,兴亡迹已陈。
愁阴生古庙,翠蔓锁重堙。
有客投清酹,临江忆放臣。
听谗虽主惑,多难亦时屯。
愤气摩星斗,哀词动鬼神。
飘零琼玉佩,寂寞蕙兰春。
毁誉千年定,穷通一死均。
招魂嗟已矣,抱石想漂沦。
恋恋空回首,行行欲问津。
潸然忧国泪,今古独醒人。


春日述怀寄汤义仍四十韵


邓渼

汉域春阴尽,苍山旅病淹。
梯航三面入,风壤百夷兼。
五尺秦通道,单车即瘴炎。
投荒虚绣斧,览胜引彤幨。
市有红藤篾,家珍白井盐。
涔蹄规海阔,岝峈露峰尖。
霜蒨长含润,温泉侧注瀸。
衣冠余僰爨,货贝古闾阎。
茉莉簪花艳,稌粳酿酒甜。
缅文披似篆,蛮语听犹谵。
烽燧宵常警,萑蒲日戒严。
由来称卉服,未可废戎钤。
往者劳征发,王师快殄歼。
伤心多战哭,无术救危<阝古>。
退食聊闲步,幽吟却卷帘。
磔鸡初学卜,射隼竟空占。
牵拙身何补,浮湛趣自恬。
怪看颠种种,转益貌廉廉。
药裹频须命,觚毫懒欲拈。
神龟宁要灼,厩马剩须钳。
自笑名为累,谁知意所欣。
以予婴世网,念子独渊潜。
客生闲垂钓,妻锄并拥镰。
游鱼窥砚沼,微雨映书签。
句琢文心巧,时推笔力銛。
七襄劳组织,一字费针砭。
善戏非为虐,雄文合愈痁。
木兰舟泛泛,荷芰带襜襜。
丽曲传筝柱,闲情永镜奁。
吟当花纂纂,舞爱玉掺掺。
多取天应忌,高名己亦嫌。
余生甘劓刖,抵死乞髡钳。
老态杯中失,穷愁病里添。
泽麋安饮啄,涸鲋且喁皦。
世外论欢赏,私衷早属餍。
筌蹄自有契,胶漆乃非粘。
别怨称殊未,归期叹不詹。
春心伤碧草,秋望满苍蒹。
饥渴思琼树,书题倚素缣。
空庭无过雁,竟夕坐明蟾。
今古论冤愤,乾坤几顾瞻。
已而应诮凤,鹓彼一鸣鹣。
种竹藩官舍,看云到步檐。
池萍青靡靡,砌卉绿纤纤。
恋阙心徒奋,伤时口合钳。
风尘途渐迮,原野气犹熸。
辇毂忧胡越,深宫叹釜鬵。
迷津怜弱丧,回策庶西崦。
瘴海愁空说,乡园泪暗沾。
思君遥送目,烟雨晦巴黔。


贺新郎·富贵人间有


曾晞颜

富贵人间有。就如今、秤量阴德,还公最厚。一郡鹘仑全似旧,春满霜畴稻亩。近帐外、干将夜吼。直指禾川弄霆雷,纵山阴、鹿健那能走。都算计,怎担负。
单车曲曲穿岩窦。向迷途、分明一呼,散渠回首。夹路香花迎拜了,见说家家举酒。道公是、再生父母。活一口还添一岁,这一回、活几千千口。只此事,是公寿。


同袁伯夔絜漪园观梅

近代
陈三立

单车冲雨去,花盛旧园池。
一径曾扶醉,三年得再窥。
香寒蜂避屐,影好鹊存枝。
飘梦东风满,安知主客谁。


送人之蜀


释文珦

佳友相辞去,西游卒未还。
单车行数月,万水与千山。
雨雪年华晚,烟尘道路艰。
莫教音信绝,添我鬓毛斑。


留别洛京亲友


韦应物

握手出都门,驾言适京师。岂不怀旧庐,惆怅与子辞。
丽日坐高阁,清觞宴华池。昨游倏已过,后遇良未知。
念结路方永,岁阴野无晖。单车我当前,暮雪子独归。
临流一相望,零泪忽沾衣。


过楚州用霍希文韵


袁说友

夜入山阳鹢首东,单车出郭更匆匆。
欲知势扼三江近,政以城高百尺雄。
此恨终天身未老,何人抵掌气凌空。
连云细草秋风下,把酒长吁问化工。


闻蝉


项斯

动叶复惊神,声声断续匀。坐来同听者,俱是未归人。
一棹三湘浪,单车二蜀尘。伤秋各有日,千可念因循。


沁园春·天目山房


李曾伯

天目山房,洪崖老仙,亲授一灯。自檄草参筹,宾筵领袖,鼎梅助味,省闼权衡。华国文章,立朝风力,犹有老成人典刑。如公样,盍夜趋宣室,昼对延英。
乘轺惠我湘民。作翼轸中间一福星。正千艘漕玉,张颐西峤,单车把绣,将指南闽。过阙留中,历阶而上,方值汉朝更化新。南中事,若君王问及,老弗能胜。


送张判官赴河西


王维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
沙平连白云,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书感


陆游

头颅已可知,牙齿今复落,十步或再休,啜粥不及勺。
身依一蒲团,壁挂雨芒屩;对客辄坐睡,有问莫能酢。
念昔少壮时,心慕宦游乐。
初登平津馆,晚入征西幙。
雨暗骆谷烽,霜清散关柝。
登高望中原,气已吞雍雒。
宁知事大谬,憔悴理征橐,单车去梁益,健席下沔鄂。
还朝见故人,大马黄金络。
後来固多士,鵷鹭照台阁。
婆娑郎吏间,祗自取嘲噱。
历思从来事,无铁可打错。
幸得还故园,快若解束缚。
闾里通有无,情厚不为薄。
泥行事春耕,日曝毕秋获。
隔墙唤邻翁,浊酒聊共酌。


将进酒/梅花引


贺铸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袭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注释】:
此为怀古伤今之作。作者在词中以愤慨、嘲弄的吃来描写历史上那些追名逐利 。蝇营狗苟 、热衷权势、贪得无厌之徒,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襟怀。
上片前六句,由城下道路上风露凄迷和岸头沙边蒹葭(芦苇)苍苍的景象,想到古今变化:古人坟墓今已成田,有人耕犁;昔时流水,今已成陆,有人居住。这可能带有一种世事无常的心理,但就其列举这些情景来概括人世变化而言,却多少近似于对人世现象的一种宏观把握。由此再去看世人的各种行为,便显得比世俗清醒 。“黄埃赤日长安道”以后五句,写长安道上人渴马饥的奔波之苦,可是这种奔波,放在“今人犁田古人墓”的背景下看,到头来不也是一场空吗 ?在你争我夺的战争中 ,走马灯一般地改朝换代,富贵不能长保,但千古以来,为什么不见有人肯闲下来不参与竞争呢?歇拍一句,问得很冷峻,见出无论怎样世事无常,一般人总是看它不破。过片以下六句,所写的对象与一般利禄之徒有别,专写某些隐者。秦末农民大起义时,复有燕、赵、齐、楚 、韩、魏六国自立为王,据关东,争天下,你攻我夺;楚汉相争,项羽所封的那些诸候王,也一一被扫灭,人们对于名位利禄,照说更应看轻些了吧?词人最初觉得商山四皓是能看破红尘,置身局外的,可是想不到经过统治者驰车致函招请 ,他们竟也撕下隐者的服饰,一个接着一个在帝王门下走动起来了。词人倒不一定认为他们当初隐居就是虚伪的 ,但至少为他们惋惜,觉得他们不该在皇家的收买面前,改变初衷,到临老还接受网罗 。“高流”以后五句,作者在对连四皓一流所谓隐者也失望之后 ,认为值得肯定的只有酒徒。阮籍 、陶潜 、刘伶等人,他们在酒中得到无穷的乐趣,摆脱人世的种种干扰,处于安稳的醉乡,可算真正的高流 。词最后落到对酒徒“忘形”“忘名”的肯定,前此则是对庸人们的否定,中心目标是指向世俗的名利观念。
一般的咏史之作,往往都是就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人物而生感慨,古今契合,一咏怀抱。而此词却不同凡响。它抓住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现象来立意谋篇、抒发情怀;所咏怀抱,也并非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契合,而是与之相对立。由此可见,贺铸的才情和识见是非常高的。

酬江西运使蒋颍叔


曾巩

收科同日曳华裾,砉划惊闻刃有余。
骢马已腾双阙路,木牛还实太仓储。
多歧易感千名别,置袖空荣一纸书。
欲佩左徐瓯越去,更从南斗望单车。


潼关吏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乾元二年(759)春,唐军在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大败,安史叛军乘势进逼洛阳。如果洛阳再次失陷,叛军必将西攻长安,那么作为长安和关中地区屏障的潼关势必有一场恶战。杜甫经过这里时,刚好看到了紧张的备战气氛。开头四句可以说是对筑城的士兵和潼关关防的总写。漫漫潼关道上,无数的士卒在辛勤地修筑工事。“草草”,劳苦的样子。前面加一“何”字,更流露出诗人无限赞叹的心情。放眼四望,沿着起伏的山势而筑的大小城墙,既高峻又牢固,显示出一种威武的雄姿。这里大城小城应作互文来理解。一开篇杜甫就用简括的诗笔写出唐军加紧修筑潼关所给予他的总印象。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这两句引出了“潼关吏”。胡,即指安史叛军。“修关”何为,其实杜甫是不须问而自明的。这里故意发问。而且又有一个“还”字,暗暗带出了三年前潼关曾经失守一事,从而引起人们对这次潼关防卫效能的关心与悬念。这对于开拓下文,是带关键性的一笔。
  接下来,应该是潼关吏的回答了。可是他似乎并不急于作答,却“要(yāo邀)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从结构上看,这是在两段对话中插入一段叙述,笔姿无呆滞之感。然而,更主要的是这两句暗承了“修关还备胡”。杜甫不是忧心忡忡吗?而那位潼关吏看来对所筑工事充满了信心。他可能以为这个问题不必靠解释,口说不足为信,还是请下马来细细看一下吧。下面八句,都是潼关吏的话,他首先指看高耸的山峦说:“瞧,那层层战栅,高接云天,连鸟也难以飞越。敌兵来了,只要坚决自守,何须再担心长安的安危呢!”语调轻松而自豪,可以想象,关吏说话时因富有信心而表现出的神采。他又兴致勃勃地邀请杜甫察看最险要处:老丈,您看那山口要冲,狭窄得只能容单车通过。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八句,“神情声口俱活”(浦起龙《读杜心解》),不只是关吏简单的介绍,更主要的是表现了一种“胡来但自守”的决心和“艰难奋长戟”的气概。而这虽然是通过关吏之口讲出来的,却反映了守关将士昂扬的斗志。
  紧接关吏的话头,诗人却没有赞语,而是一番深深的感慨。为什么呢?因为诗人并没有忘记“前车之覆”。桃林,即桃林塞,指河南灵宝县以西至潼关一带地方。三年前,占据了洛阳的安禄山派兵攻打潼关,当时守将哥舒翰本拟坚守,但为杨国忠所疑忌。在杨国忠的怂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关督战。哥舒翰不得已领兵出战,结果全军覆没,许多将士被淹死在黄河里。睹今思昔,杜甫余哀未尽,深深觉得要特别注意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避免重蹈复辙。“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慎”字意味深长,它并非简单地指责哥舒翰的无能或失策,而是深刻地触及了多方面的历史教训,表现了诗人久久难以消磨的沉痛悲愤之感。
  与“三别”通篇作人物独白不同,“三吏”是夹带问答的。而此篇的对话又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是在对话的安排上,缓急有致,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心理和神态。“修关还备胡”,是诗人的问话,然而关吏却不急答,这一“缓”,使人可以感觉到关吏胸有成竹。关吏的话一结束,诗人马上表示了心中的忧虑,这一“急”,更显示出对历史教训的痛心。其次,对话中神情毕现,形象鲜明。关吏的答话并无刻意造奇之感,而守关的唐军却给读者留下一种坚韧不拔、英勇沉着的印象。其中“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两句又格外精警突出,塑造出犹如战神式的英雄形象,具有精神鼓舞的力量。
(余恕诚)
--------------------------------------------
  此因相州大败,故修潼关以备寇。《雍录》:潼关在华州华阴县东北,关西一里有潼水,因以为名。【钱笺】前哥舒翰军败,引骑绝河还营至潼津,收散卒,即关西之潼水也。按:潼关在秦函各关之西。

  士卒何草草①,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②,小城万丈余。

  (此叙修筑潼关。铁不如,言其坚。万丈余,言其高。小城跨山,故尤见其高也。起二句,拈皓韵。此下,鱼、虞兼用。)

  ①《诗》:“劳人草草。”注:“草草,劳苦貌。”②《世说》:若汤池铁城,无可攻之势。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①,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②,飞鸟不能逾。

  (此记关势之险。修关一句,公问词。连云以下,吏答词。)

  ①《史记·项羽纪》:“令骑皆下马步行。”②庾信诗:“愁气连云。”战格,即战栅,所以捍敌者。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①。艰难奋长戟②,万古用一夫③。

  (此言关险可守。容单车,彼不能攻。用一夫,此足以拒。)

  ①《韩信传》:“车不得方轨,不得成列。”所谓单车也。李陵书:“单车之使。”②《汉书》:厉长戟劲驽之械。③《蜀都赋》:“一夫守隘,万夫莫向。”

  哀哉桃林战①,百万化为鱼②。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③。

  (末乃答吏之词,见守关贵乎得人也。此章,首尾各四句,中二段各六句。)

  ①《三秦记》:桃林塞,在长安东四百里。《元和郡县志》:桃林塞,自灵宝县以西至潼关皆是。阎若璩曰:《通典》:潼关,即左氏桃林塞,若秦之函谷关。其地在汉弘农郡弘农县,即今陕西灵宝县界。武帝元鼎三年,徙于新安县界。献帝时,曹操破马超于潼关,乃移置者。旧胃唐始于其地立关,非也。②《光武纪》:赤眉在河东,但决水灌之,百万之众可使为鱼。③《哥舒翰传》:翰率兵出关,次灵宝县之西原,为贼所乘,自相践蹂,坠黄河死者数万人。卢元昌曰:禄山初反,哥舒翰守潼关,相持半载余,贼兵冲突襄、邓间,卒不敢窥关,则守之明效也。时李、郭亦力持此议,禄山苦之,谓严庄曰:“今守潼关,乒不能进。”是守关而贼可坐困。向使国忠之奏不行,中使之命不促,坚壁固守,长安可保无恙。此诗眼目,在“胡来但自守”一句,其云“修关还各胡”,是叹焦头烂额后,为曲突徙薪计也。

  王嗣奭《杜臆》曰:潼关之败,由杨国忠促战所致,罪不在哥舒,当时只少一死耳,公特借翰以戒后人,非专归狱于哥舒也。

  阎若璩曰:《钱笺》引程大昌云:《西征赋》“溯黄卷以济潼”,至唐始于其地立关。余读此失笑,彼独不记《后出师表》“殆死潼关”语乎?《通典》华阴县注云:县有潼关,即左氏桃林塞,若秦之函谷关,在汉弘农郡弘农县,即今陕郡灵宝县界。汉武帝元鼎三年徙于新安县界。至后汉献帝初平元年,董卓胁帝西幸,入函谷关。自此以前,其关并在新安。其后二十一年,为建安十六年,曹公破马超于潼关,乃中间徙于今所耳。国之巨防,不为细事,史官阙载,斯亦失之。此条前注删节太略,今仍录原文。
-----------仇兆鳌 《杜诗详注》-----------

东门啸


李东阳

上东门,东羯雏啸。
宁馨王郎识奇兆,单车快马追不还。
宁知夜死排墙间,当时预恐乱天下。
天下苍生竟谁误,一家三窟本身图。
青州非羯还非胡,何须更叹东门雏。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张燕瑾)

奉命齐州推事毕寄本府尚书


曹邺

越鸟栖不定,孤飞入齐乡。
日暮天欲雨,那兼羽翎伤。
州民言刺史,蠹物甚于蝗。
受命大执法,草草是行装。
仆隶皆分散,单车驿路长。
四顾无相识,奔驰若投荒。
重门下长锁,树影空过墙。
驱囚绕廊屋,(角戢)(角戢)如牛羊。
狱吏相对语,簿书堆满床。
敲枷打锁声,终日在目旁。
既舍三山侣,来余五斗粮。
忍学空城雀,潜身入官仓。
国中天子令,头上白日光。
曲木用处多,不如直为梁。
恐孤食恩地,昼夜心不遑。
仲夏天气热,鬓须忽成霜。
社鼠不可灌,城狐不易防。
偶于擒纵间,尽得见否臧。
截断奸吏舌,擘开冤人肠。
明朝向西望,走马归汶阳。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集锦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Copyright © 2012-2022 厚学诗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