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厚学诗词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集锦

含有碧莲的诗句

作者:admin来源:厚学诗词网发表于:2020-04-29 19:39:21阅读:126

蓦山溪·蟾宫仙种


杨无咎

蟾宫仙种,几日飘鸳甃。密叶绣团栾,似翦出、佳人翠袖。叶间金粟,蔌蔌糁枝头,黄菊嫩,碧莲披,独对秋容瘦。
浓香馥郁,庭户宜熏透。十里远随风,又何必、凭阑细嗅。明犀一点,暗里为谁通,秋夜永,月华寒,无寐听残漏。


送岭南卢判官罢职归华阴山居


许浑

曾事刘琨雁塞空,十年书剑任飘蓬。东堂旧屈移山志,
南国新留煮海功。还挂一帆青海上,更开三径碧莲中。
关西旧友如相问,已许沧浪伴钓翁。


水调歌头·夺取天机妙


陈楠

夺取天机妙,夜半看辰杓。一些珠露,阿谁运倒稻花头。便向此时采取,宛如碧莲合蕊,滴破玉池秋。万籁风初起,明月一沙鸥。
紫河车,乘赤凤,入琼楼。谓之玉汞,与铅与土正相投。五气三花聚顶,吹着自然真火,炼得似红榴。十月胎仙出,雷电送金虬。


蝶恋花·恰则杏花红一树


张孝祥

恰则杏花红一树。捻指来时,结子青无数。漠漠春阴缠柳絮。一天风雨将春去。
春到家山须小住。芍药樱桃,更是寻芳处。绕院碧莲三百亩。留春伴我春应许。


东归望华山


吴融

碧莲重叠在青冥,落日垂鞭缓客程。不奈春烟笼暗淡,
可堪秋雨洗分明。南边已放三千马,北面犹标百二城。
只怕仙人抚高掌,年年相见是空行。


渔家傲·六月都城偏昼永


欧阳玄

六月都城偏昼永。辘轳声动浮瓜井。海上红楼歌扇影。河朔饮。碧莲花肺槐芽*。绿鬓亲王初守省。乘兴去后严巡警。太液池心波万顷。问芳景。扫宫人户捞渔艇。


水调歌头·一叶飞何处


葛长庚

一叶飞何处,天地起西风。夜来酒醒,月华千顷浸帘栊。塞外宾鸿来也,十里碧莲香满,泽国蓼花红。万象正萧爽,秋雨滴梧桐。钓台边,人把钓,兴何浓。吴江波上,烟寒水冷翦丹枫。光景暗中催去,览镜朱颜犹在,回首鹫巢空。铁笛一声晓,唤起玉渊龙。


远峰


杨万里

狐巘秀何似?碧莲含未开。
谁将修月斧,斸取一火来。


战掉丑奴儿


马钰

街头冻馁求乞者,欢喜哀怜。供养如仙。惟恐中间隐圣贤。要精专。胜如修建千坛醮,别种因缘。福行周圆。定是将来步碧莲。去朝元。


鹊桥仙 自寿二首


刘辰翁

轻风淡月,年年去路。谁识小年初度。
桥边曾弄碧莲花,悄不记、人间今古。
吹箫江上,沾衣微露。依约凌波曾步。
寒机何意待人归,但寂历、小窗斜雨。

【注释】:
这是刘辰翁两首可以称之为佳作的寿词。作者写寿词很多,因为受当时时代风气的感染,宋南渡以后,人们竟相写寿词,因此作者也不例外。当然他的一些寿词仍不奂落入俗套,但是总起来看他的寿词仍能抒发自己的心志和胸怀。此词就是其中之代表。
词人生于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十二月二十四日。“谁识小年初度”,说明了他的出生月日。初度,出自“皇览揆余初度兮”(屈原《离骚》)后人以此为生日的代名词。小年,指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诗:“ 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文天详《二十四诗》)可兹证明。”词人的诞辰正巧临近年底,因此,每年生日之际,又是辞旧迎新之时,具有双重意义。“轻风澹月 ,年年去路”,巧妙地表达词人此时的心境,时光易逝,每值此日,作者不禁要感慨万千。该写些什么来为自己祝愿一下呢?
在第一首词中 ,意在阐发词人追溯对昔日生涯:在月胧风轻的夜晚,忆想着已逝的岁月,不由不令人神往。曾在桥边抚弄青青碧莲,忘怀人世间的一切烦忧。也曾泛舟在茫茫的澄江里,洞箫呜呜,神游驰往,任晨露沾湿衣裳,想象之际,凌波微步的少女依稀而至。我更不会忘记贤惠的夫人,独自寂寞地守在寒机旁,听那沁雨敲打小窗的声音。
第二首词中,词人写出自己的忧闷和求索,我飞速度过灿烂银河,仿佛进入了神奇的世界。来到鹊桥边,当年那个闯进天河来的泛槎人,依稀徜徉在脑海中;赤岸边苔痕斑斑,述说着年代久远。我心情寂聊沉重回到人间,独自在江头踯躅。人间何处有超尘绝俗的地方?只有梦中那梨花带雨的景色,才是我人生的归依。
这两首词,描写了一系列超离脱现实的人和物,桥边曾遇到过曾银河泣舟的“泛槎人”江上隐约见到了“凌波曾步”的仙女;有“苔痕如古”的“赤岸”(此指有“碧莲花”)。词人任意遐想,描绘出一幅的幽独超绝而又飘颻迷离的图画,编织出一幅仙气盎然的理想云锦,创造了一个超脱世俗的艺术境界,以表达自己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之情。
写寿词“尽言神仙则迂阔虚诞”,须溪深识其中的奥秘,因而,他写寿词,以神仙之境,写现实人生,通过自己澹泊超脱的人生,态度表达自己对神的世界美好向往,“吹箫江上,沾衣微露”,从苏轼《前赤壁赋》泛舟江上、有客吹箫倚歌的意境中化来,表现词人的宽广放达胸怀 。“人间何处得飘然,归梦入、梨花春雨”,借用白居易《长恨歌》“梨花一枝春带雨”之意境,表现词人的超脱世俗心情。然而,世事纷所,词人又怎能忘怀?值逢佳期,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夫人萧氏,她对自己学业的支持和鼓励令词人毕业难忘。在自寿曲里,词人运用东汉乐羊子妻断织劝夫的典故,赞扬自己妻子的贤惠:“寒机何意待人归,但寂历、小窗斜雨。”正是贤妻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操持家务,自己才能完成学业。词人又想起了国事:“长空皓月,小风斜露,寂寞江头独步。”词的意境,“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杜甫《哀江头》)脱化出来。《哀江头》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被围在长安城而写下的表达了自己对家国遭难的悲痛之情,时地虽异,而两位爱国文人的心却是相通的,须溪从杜诗中找到了灵感借以表达自己的哀伤心境。想要羽化登仙 ,却又不得不在现实生活中徜徉;想要超尘脱俗,却又世事难抛,超现实的仙境和现实人生,糅合在同一首词里。这一切,看似矛盾,然而却充分反映出须溪思想感情的复杂面貌。因此真堪称是抒写真性情的佳作。
这两首词关系相连,不可分割,当是同时写成的,可谓是“联章词”,它们具有共同特点,如下:首先,意象跳跃,词意跌宕起伏。两词均驰骋艺术的想象幻化成神仙境界,随即转到词人过去的生活和目前的生活琐事,从而构成一个艺术整体,“轻风澹月 ”一首的下片,突出表现了萧氏夫人独守寒机; “天香吹下”一首的下片,则侧重地表现词人独步江头,从两个不同侧面,分别表现了全体总体情思。由于全词迅速地交替描写想象情景、记忆情景和眼前情景,从而形成全词跳跃、词意转折的特点,更增强了词作扑朔迷离、超绝尘世的色彩和情调。
其次,本词运用了写景点染的艺术手法。“轻风澹月”句,描写自己追忆往事时的心境,欣喜点点,哀怨微微 ,贴切动人,渲染了艺术氛围。“但寂历、小窗斜雨”句,与“寒机何意待人归”扣合,表现了寂寞静谧的环境,烘托萧氏夫人勤勉持家的贤惠品格。“天香吹下 ,烟霏成路。”二句,渲染出馨香馥郁、烟霞迷漫的仙境 ,表现出词人驰骋银河之中的景象,非常真切。虽笔调轻淡 ,但点染得法,景中的情致、意蕴、跃然纸上。
再次,词人采用了透过一层的写情手段。以看似超脱的语调来写难忘世事的纷烦心境,“人间何处得飘然,归梦入、梨花春雨”一句,使人感到无处得飘然 ,纷怀之情倍添,以宽解语来写殷忧,“悄不记、人间今古”事实上是时刻不忘今古,忧愁难消。笔法轻灵宛转,表现了国难深重时期忧怀难遣的沉痛心情,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洞庭湖君山颂


吕岩

午夜君山玩月回,西邻小圃碧莲开。
天香风露苍华冷,云在青霄鹤未来。


石龟塘


金君卿

石化神龟不计年,方塘依旧冽寒泉。
氛埃不到真仙境,擬倩麻姑种碧莲。


真人


彭徵

白云深处是仙家,清壁飞来瀑布斜。
采药不知归路晚,洞门开遍碧桃花。
散发披襟万仞冈,天池风度碧莲香。
洞云去作人间雨,留下瑶坛月影凉。
老桂吹香入古瓢,月华如水碧天寥。
酒醒夜半谁惊觉,鹤背仙人紫玉箫。
山中无历任光阴,梅正开时雪意深。
弹罢蕊珠香满座,天花几个落瑶琴。


岩桂


华岳

西风吹老碧莲房,万壑风流拆麝囊。
谩与篱花争晓色,肯都盆蕙压秋芳。
月中有女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
要识仙根迥然别,一枝开傍郄家墙。


同柯东海出湖


陈宓

欲访西湖久未晴,故应穿屐踏泥行。
不因世事无时尽,那识波光有底清。
翠竹碧莲迷上下,雕栏画阁压峥嵘。
扁舟正好频来买,烟景何人与子争。


仙都独峰


楼钥

汉家武彻求神仙,方士搤揽多夸言。
蓬莱隔海不可到,属车方羊上桥山。
传闻黄旁久仙去,胡为有石高巑屼。
游谈不经理欲屈,谩言此地藏衣冠。
缙云自是仙窟宅,万壑千岩比如栉。
突然一石摩青云,造化应劳巨灵擘。
仙风吹堕碧莲花,玉井半空人不识。
望之不计几千尺,八柱擎天此其一。
伯夷制行高且孤,万世犹能立懦夫。
英魂凛凛今不死,化作此石山之隅。
横斜辙迹依然在,我亦何能穷古初。


玉女庙


吴融

九清何日降仙霓,掩映荒祠路欲迷。
愁黛不开山浅浅,离心长在草萋萋。
檐横渌派王馀掷,窗袅红枝杜宇啼。
若得洗头盆置此,靓妆无复碧莲西。


奉和窦容州


元稹

明公莫讶容州远,一路潇湘景气浓。斑竹初成二妃庙,
碧莲遥耸九疑峰。禁林闻道长倾凤,池水那能久滞龙。
自叹风波去无极,不知何日又相逢。


八声甘州·对芙蓉峰晓


何梦桂

对芙蓉峰晓,雪初消、云□霭烟霏。是阿谁寿母,紫鸾笙里,玉液琼枝。元是云翘仙子,珥节度瑶池。手种碧莲子,长记年时。此地神仙宫阙,几花封玉诰,金帔霞衣。但寿星堂上,七十古来稀。捧寿觞、莫辞满饮,愿年年、对鹤发蛾眉。年年有,麻姑麟脯,王母玄梨。


秋日泛西湖


释永颐

水凉沮照影,与客上湖船。
白浪翻红楫,青山映碧莲。
鸟飞荷叶下,人散柳条边。
烟盖归来晚,灯前鹤未眠。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集锦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Copyright © 2012-2022 厚学诗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