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厚学诗词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集锦

含有星的诗句

作者:admin来源:厚学诗词网发表于:2020-04-27 09:28:17阅读:122

次韵黄鲁直嘲小德小德鲁直子其母微故其诗云


苏轼

进馔客争起,小儿那可涯。
莫欺东方星,三五自横斜。
名驹已汗血,老蚌空泥沙。
但使伯仁长,还兴络秀家。

原题:次韵黄鲁直嘲小德小德鲁直子其母微故其诗云解著潜夫论不妨无外家

行香子 三十初度自寿

现代
顾随

陆起龙蛇,归去无家。
又东风、悄换年华。
已甘沦落,莫漫嗟呀。
拚一枝菸,一壶酒,一杯茶。
  我似乘槎,西渡流沙。
走红尘、晚日朝霞。
卅年岁月,廿载天涯。
共愁中乐,苦中笑,梦中花。
不作超人,莫怕沉沦。
一杯杯、酸酒沾唇。
读书自苦,卖赋犹贫。
又者般疯,者般傻,者般浑。
  莫漫殷勤,徒事纷纭。
浪年华、断送闲身。
倚阑强笑,回首酸辛。
算十年风,十年雨,十年尘。
春日迟迟,怅怅何之。
鬓星星、八字微髭。
近来生活,力尽声嘶。
问几人怜,几人恨,几人知。
  少岁吟诗,中岁填词。
把牢骚、徒做谈资。
镇常自语,待得何时。
可唤愁来,鞭愁死,葬愁尸。


倦夜(吴曾《漫录》云:顾陶《类编》题作倦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吴齐贤《论杜》曰:“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而杜诗尤严。”此诗题目,就颇令人感觉跷蹊。按说,疲倦只有在紧张的劳作之后才会产生,夜间人们休息安眠,怎么会“倦”?这是一个怎样的夜?诗人为什么会倦?让我们顺着这条线索,看一看诗中的描写吧。
  起句云:“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凉气阵阵袭入卧室,月光把庭院的角落都洒满了。好一个清秋月夜!“竹”、“野”二字,不仅暗示出诗人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也分外渲染出一派秋气:夜风吹动,竹叶萧萧,入耳分外生凉,真是“绿竹助秋声”;郊野茫茫,一望无际,月光可以普照,更显得秋空明净,秋月皓洁。开头十个字,勾画出清秋月夜村居的特有景况。三、四两句紧紧相承,又有所变化:“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上句扣竹,下句扣月。夜越来越凉,露水越来越重,在竹叶上凝聚成许多小水珠儿,不时地滴滴答答地滚落下来;此时月照中天,映衬得小星星黯然失色,象瞌睡人的眼,忽而睁,忽而闭。这已经是深夜了。五、六两句又转换了另外一番景色:“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这是秋夜破晓前的景色:月亮已经西沉,大地渐渐暗下来,只看到萤火虫提着小灯笼,闪着星星点点微弱的光;那竹林外小溪旁栖宿的鸟儿,已经睡醒,它们互相呼唤着,准备结伴起飞,迎接新的一天……
  以上六句,把从月升到月落的秋夜景色,描写得历历如在目前。表面看,这六句全写自然景色,单纯写“夜”,没有一字写“倦”;但仔细一看,我们从这幅“秋夜图”中,不仅看到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还看到这些景物的目击者──诗人自己。我们仿佛看到他孤栖“卧内”,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一会儿拥被支肘,听窗外竹叶萧萧,露珠滴答;一会儿对着洒满庭院的溶溶月光,沉思默想;一会儿披衣而起,步出庭院,仰望遥空,环视旷野,心事浩茫……这一夜从月升到月落,诗人何曾合眼!彻夜不眠,他该有多么疲倦啊!如此清静、凉爽的秋夜,诗人为何不能酣眠?有什么重大的事苦缠住他的心?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直吐胸臆:“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原来他是为国事而忧心。这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并于广德元年(763)十月,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陕州避难(《新唐书·吐蕃传》)。北方广大人民又一次蒙遭战祸,“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这时杜甫寓居成都西郊浣花溪草堂(据前人考证,此诗作于广德二年),自身虽未直接受害,但他对国家和人民一向怀有深情,值此多难之秋,他怎能不忧心如焚!“万事干戈里”,这一夜他思考着千桩万桩事,哪一桩不与战事有关!诗人是多么深切地关注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难怪他坐卧不安,彻夜难眠。但是,当时昏君庸臣当政,有志之士横遭贱视和摒弃,老杜自己也是报国无门。故诗的结语云:“空悲清夜徂!”枉自悲叹如此良夜白白逝去。“空悲”二字,抒发了诗人无限感慨与忧愤。
  诗的最后两句,对全篇起了“点睛”的作用。读了这两句,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前面所描写的那些自然景物,仿佛显现出一层新的光彩,无一不寄寓着诗人忧国忧时的感情,与诗人的心息息相通:由于诗人为国事而心寒,故分外感到“竹凉侵卧内”;由于诗人叹息广大人民的乱离之苦,故对那如泪珠滚动般的“重露成涓滴”之声特别敏感;那光华万里的“野月”,使人会联想到诗人思绪的广阔和遥远;那乍隐乍现、有气无力的“稀星”,似乎显示出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定的担心;至于那暗飞自照的流萤,相呼结伴的水鸟,则更明鲜地衬托出诗人“消中只自惜,晚起索谁亲”(《赠王侍御四十韵》)的孤寂心情。
  前人赞美杜诗“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乎外而远且大”(明谢榛《四溟诗话》)。这首诗中由于诗人以“情眼”观景、摄景,融情于景,故诗的字面虽不露声色,只写“夜”,不言“倦”,只写“耀乎外”的景,不写“融乎内”的情,但诗人的羁孤老倦之态,忧国忧时之情,已从这特定的“情中之景”里鲜明地流露出来。在这里,情与景,物与我,妙合无垠,情寓于景,景外合情,读之令人一咏三叹,味之无尽。
  这首诗的构思布局精巧玲珑。全诗起承转合,井然有序。前六句写景,由近及远,由粗转细,用空间的变换暗示时间的推移,画面变幻多姿,情采步步诱人。诗的首联“竹凉侵卧内,明月满庭隅”,峭拔而起,统领下两联所写之景。设若此两句写作“夜凉侵卧内,明月满庭隅”,不仅出语平庸,画面简单,而且下面所写之景也无根无绊。因为无“竹”,“重露”就无处“成涓滴”;无“野”,飞萤之火、水鸟之声的出现,就不知从何而来。由“竹”、“野”二字,可见诗人炼字之精,构思布局之细。此诗结尾由写景转入抒情,骤看殊觉突然,细看似断实联,外断内联,总结了全篇所写之景,点明了题意,使全诗在结处翼然振起,情景皆活,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何庆善)
--------------------------------------------
  顾陶《类编》作《倦秋夜》。【张远注】竟夕不寐,故曰倦夜。赵次公曰:此诗无情无绪,是比兴,非专咏夜景也。黄生曰:七八句是作诗本意,亦是作者本色。《杜臆》:此诗亦必到村后作。

  竹凉侵卧内①,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②,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③,..水宿鸟相呼④。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⑤。

  (上四夜中景,下四景中情。竹迎风,故凉。月当空,故满。此初夜之景。露凝竹而成涓滴,星近月而乍有无,此深夜之景。月落以后,暗萤自照,竹林之外,宿鸟相呼,此夜尽之景。万事干戈,此终宵所思者。初秋夜短,故叹其易徂。暗飞萤,水宿鸟,上三字连读。自照,有感孤栖。相呼,心伤无侣。【黄注】前幅刻画夜景,无字不工。结处点明,章法紧峭。)

  ①《史记·信陵君传》:“出入卧内。”②《孙绰子》:“时雨沾乎地中,涓滴可润。”③王符《潜夫论》:“萤飞耀自照。”傅咸《萤火赋》:“期自照于陋形。”④谢灵运诗:“水宿淹晨暮。”杜修可曰:陆鸟曰栖,水鸟曰宿。又曰:凡鸟朝鸣曰嘲,夜鸣曰。林鸟以朝嘲,水鸟以夜。《春秋繁露》:水鸟,夜半水生,感其生气,益相呼而鸣。⑤《长门赋》:“徂清夜于洞房。”《王直方诗话》:东坡云:司空表圣自论其诗,以为得味外味。“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此句最善。又云:“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幢高。”吾尝独游五老峰,入白鹤观,松阴满地,不见一人,惟闻棋声,然后知此句之工。但恨其寒俭有僧态。若子美“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才力富健,去表圣之流远矣。

  慈水姜氏曰:朱文公谓“暗飞萤自照”,语自是巧,不如韦苏州“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此景为可想,却说得自在了。据此,可见诗家身分,当作三层看,苏与司空尚是就诗论诗,晦翁则于诗外别有见解矣。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贺新郎·有客过东鲁


王奕

有客过东鲁。自葛水、泛舟西下,帆开三楚。万里湖光磨水镜,际五老、落星烟渚。又飞过、二姑门户。彭泽柳青新旧色,望九华、依约池阳路。风雨庙,乌江羽。蛾眉牛渚皆如故。问缘何、鲁港汀洲,江声无语。采石书生勋业在,吊锦袍、公子魂何处。流恨下、秦淮商女。多景楼头吟北固,笑平山堂里谁为主。且烂饮,琼花露。


篱上牵牛花


梅尧臣

楚女雾露中,篱上摘牵牛。
花蔓相连延,星宿光未收。
采之一何早,日出颜色休。
持置梅卤间,染姜奉盘羞。
烂如珊瑚枝,恼翁牙齿柔。
齿柔不能食,粱肉坐为雠。


秋日送客梁山道中


晁公溯

白露下木末,寒蜩抱枝鸣。
道帝几官树,稍稍栖乌惊。
不知何为尔,萧瑟来秋声。
遥山敛暝色,凉月含空明。
吾其及清夜,登车可徐行。
露帻受新爽,风襟逐轻尘。
兀兀寄残梦,泠泠析余酲。
东行二十里,斗落参复横。
晨光明紫霞,银潢淡疏星。
吾行不可缓,晓复尘沙生。


赠徐国谕


赵汝腾

英英直气验操存,夜夜群书日灌园。
嫩不到城三十载,老犹落笔数千言。
吴公何敢轻招贾,徐穉兹来特访蕃。
衰拙迩来逢盛事,德星远远照朱轓。


鸣皋歌送岑徵君 时梁园三尺雪.


李白

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
洪河凌竞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
邈仙山之峻极兮,闻天籁之嘈嘈。霜崖缟皓以合沓兮,
若长风扇海涌沧溟之波涛。玄猿绿罴,舔舕崟岌。
危柯振石,骇胆栗魄,群呼而相号。峰峥嵘以路绝,
挂星辰于岩嶅。送君之归兮,动鸣皋之新作。
交鼓吹兮弹丝,觞清泠之池阁。君不行兮何待,
若反顾之黄鹤。扫梁园之群英,振大雅于东洛。
巾征轩兮历阻折,寻幽居兮越巘崿。盘白石兮坐素月,
琴松风兮寂万壑。望不见兮心氛氲,萝冥冥兮霰纷纷。
水横洞以下渌,波小声而上闻。虎啸谷而生风,
龙藏溪而吐云。寡鹤清唳,饥鼯颦呻。魂独处此幽默兮,
愀空山而愁人。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蝘蜓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
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乎夔龙蹩躠于风尘。
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
吾诚不能学二子沽名矫节以耀世兮,固将弃天地而遗身。
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


宣公泉歌


葛绍体

几年废井城东衙,甃石缺裂洿淖多,
奈此宣公初凿何。宣公浩气辈孟轲,
论谏仁义永不磨,炳炳丹衷史所夸。
当时芟薙开藤萝,细穿地脉泉源过,
暗引云气通天河。谁知荒芜日冥冥,
泥舍不食羸其瓶,谷射翁漏汲莫升。
旧迹契君怀古情,一朝渫治翻光晶,
百太修绠辘轳声。乳泉溶溶早夜生,
寒冽不改彻底清,静养日月印列星。
君欲著亭泉之侧,味良高风梦想觌,
酿泉为酒觞佳客。舂来香秫珠的皪,
玉缸方糵化醇醳,蚁蜉槽床春滴滴。
宣公在天酹可索,宣公之泉带神识,
滨湖一啸暮天碧。


杉下聋僧


释永颐

殿阴古杉高百尺,苍弁虬髯森澱漆。
林深化蝶粉光冷,威凤飘飘感仙实。
旁有聋僧唤不闻,嗫嗫枯吟如有失。
或时兀坐何堆豗,或时手把古收帙。
帙中明星不复记,案上吟篇已亡律。
居山六月不知暑,地凉艳草生幽苾。
茶灶泥崩古藓黏,石盆仰地莲花出。
山童书睡靠其旁,袴如盘络不掩膝。
僧今老矣无别怀,时梦响潭清汩汩。
终当卜室居其偏,坐看蜿蜓舞清溢。


情人玉清歌(一作张南容诗)


毕耀

洛阳有人名玉清,可怜玉清如其名。善踏斜柯能独立,
婵娟花艳无人及。珠为裙,玉为缨。临春风,吹玉笙。
悠悠满天星。黄金阁上晚妆成,云和曲中为曼声。
玉梯不得蹈,摇袂两盈盈。城头之日复何情。


赠曾子固


王安石

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挟才乘气不媚柔,群儿谤伤均一口。
吾语群儿勿谤伤,岂有曾子终皇皇。
借令不幸贱且死,後日犹为班与扬。


和沈休文双溪八咏


戴良

会圃临春风,春风弄新阳。
驱烟入间户,卷雾出虚堂。
响谷鸟将韵,穿林花度香。
逶迤动中闺,骀荡经洞房。
逐舞轻靡袖,传歌低绕梁。
所悲金玉躯,遂烁佳丽场。
时拂孤鸾镜,星鬓视飘扬。¤


用陈和你太博韵题江州高远亭四首


袁说友

鲜新栋宇出楼颠,尽得江山四面全。
高摘星辰风月夜,远迷河岳水云天。
一湖尚想甘棠爱,万井谁呼大隐廛。
见说松关频却扫,两贤吟处日回旋。


长垣北


王安石

揽辔长垣北,貂寒不自持。
霜风急鼓吹,烟月暗旌旗。
骑火流星点,墙桑亚戟枝。
柴荆掩春梦,谁见我行时。


上茶使赵伯川


度正

几年题笔决文围,妙手元堪补衮衣。
不讦不谀持正大,能经能济洞几微。
天高且作茶星现,地迥行亲海月辉。
万岁池塘神兴逸,总教西子赋东归。


寄谢蜀帅表起岩尚书阁学寄赠药物二首


杨万里

卧雪先生冰雪胸,小迂星履领元戎。
草堂衣钵风骚将,花屋笙箫造化工。
杜宇催归波正绿,海棠不睡烛斜红。
遨头未了词头下,四世重新六五公。


九龙潭


汪道昆

摩天积石递灵湫,客子寻源到上头。
吴楚江分双白发,轩辕宫近九垂旒。
昆仑西北星连海,瀑布高低汉倒流。
忽漫盘空云气合,群龙应奉帝车游。


路入剡中作


方干

截湾冲濑片帆通,高枕微吟到剡中。掠草并飞怜燕子,
停桡独饮学渔翁。波涛漫撼长潭月,杨柳斜牵一岸风。
便拟乘槎应去得,仙源直恐接星东。


将晓二首


杜甫

石城除击柝,铁锁欲开关。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曙山。
巴人常小梗,蜀使动无还。垂老孤帆色,飘飘犯百蛮。

军吏回官烛,舟人自楚歌。寒沙蒙薄雾,落月去清波。
壮惜身名晚,衰惭应接多。归朝日簪笏,筋力定如何。

【鹤注】此当是永泰元年冬云安作。

  石城除击析①,铁锁欲开关。鼓角愁荒塞,星河落曙山。巴人常小梗②,..蜀使动无还。垂老孤帆色③,飘飘犯百蛮④。

  (此诗,晓发云安而作。上四将晓景事,下四将晓心绪。析方静而鼓角又鸣,门将启而星河已没,此晓时闻见者。巴蜀不安,以致孤帆早发,所谓“干戈连解缆”也。)

  ①《水经》:江水径临江县南,左径石城南。《巴汉志》:朐县山有大小石城,汉胸,唐云安也。《易》:“重门击柝。”②黄鹤曰:“巴人常小梗”,谓上元间剑南东川节度兵马使段子璋反,伏诛;宝应初剑南西川兵马使徐知道反,伏诛;明年剑南西山兵马使崔旰反,杀成都节度使郭英乂。③【黄生注】帆色,即行色。④夔为楚地,本属蛮方。《唐书》:诸蛮羁縻州九十二,隶戎州都督府。

  其二

  军吏回官烛①,舟人自楚歌②,寒沙索薄雾,落月去清波。壮惜身名晚,衰惭应接多,归朝日簪饬,筋力定如何③。

  (此章,叙景言情,亦四句分截。上四,乃发船时所闻见者。下截仍叹垂老意。壮字、衰字,微读,言追恩壮年,惜身名已晚,今当衰老,惭应接徒多。纵使归朝,正恐筋力难堪耳。前章写岸上之景,此章写舟前之景。前章叹留滞南方,此章欲还归北阙也。)

  ①官烛,官府之烛。黄庭坚曰:巴抵为扬州刺史,与客坐暗中,不燃官烛。②《史记·项羽纪》:“闻军中四面皆楚歌。”③沈庆之诗:“朽老筋力尽,徒步归南国。”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集锦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Copyright © 2012-2022 厚学诗词网 版权所有